| |
遠看無煙,近看無塵,所到之處郁郁蔥蔥,置身其中宛如花園的優美環境,這真的是鋼鐵企業嗎?要知道,提起鋼鐵企業,大部分人首先聯想到的畫面就是濃煙滾滾的排放和灰蒙蒙嗆人的廠區。
近日,記者走進公司控股子公司江蘇沙鋼集團淮鋼特鋼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淮鋼)的廠區,干凈的地面、多彩的綠化,完全顛覆了大家固有的認知?!斑@得益于淮鋼的超低排放改造,對于環保,我們是從上到下、全員參與。”江蘇沙鋼集團淮鋼特鋼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季永新自豪地說。那么,超低排放改造究竟改了什么?改造完的淮鋼又是什么樣子呢?
重金投入,減污降碳迎難而上
“在鋼鐵廠,我們燒結是污染物排放大戶,能占到企業排放總量的70%以上。但經過燒結機脫硫脫硝技術改造、燒結機尾除塵和環境除塵升級改造等,燒結環節徹底擺脫了‘排放大戶’的帽子。”淮鋼燒結原料廠副廠長余元東感慨地說。他告訴記者,目前燒結原料廠共設置21臺除塵器、24臺霧炮,今年1-9月環保在線達標率100%。
在2019年超低排放政策出臺之前,淮鋼就已預判到我國超低排放發展方向。2018年,淮鋼投資3600萬元率先完成了焦爐煙氣脫硫脫硝改造,該項目采用活性炭脫硫,處理效果較好,實現了超低排放;2019年,投資1200萬元,先后完成了焦化篩焦樓除塵改造、焦化管式爐改造和硫銨除塵改造;同年,又投資1.65億元完成了燒結機脫硫脫硝技術改造,投資2000萬元實施了燒結機尾除塵和環境除塵升級改造,投資8000萬元實施了轉爐除塵綜合改造和高爐槽下除塵改造,投資4000萬元實施了發電煙氣脫硫治理改造;此外,還投資2億元實施了除塵系統綜合升級改造、皮帶輸送揚塵綜合治理改造等一系列項目……
近年來,淮鋼遵循“節能減排、低碳發展、達標排放、持續改進”的環保方針,堅持以“全流程超低排放”為目標,已累計投入近20億元,先后實施了80余項超低排放改造項目,全力打造一個生產建設和環境保護同步進行、生態發展與效益提升同頻共振的綠色生態鋼鐵企業。
攻克難題,從頭到尾全面覆蓋
“超低排放改造前,我們在廠區走一趟下來,鞋上、身上落一層灰,根本不敢穿淺色的衣服和鞋子上班,現在從原料存放到生產都實現了全封閉,再也不會像以前那樣灰頭土臉了。”原料供給車間副主任章瑞軍一邊說,一邊向記者展示工作服里面的白色T恤。
傳統的堆料場都是露天設置,每年有千分之四的礦渣等粉塵都會擴散到大氣中。而在淮鋼,12萬平方米的機械化料倉已全部采用了封閉模式,料倉內還有一套靈敏而精準的除塵系統。“如果里面有機械正在進行配料,空氣中有粉塵產生,霧炮機就會自動啟動,讓灰塵‘無處可藏’。” 章瑞軍如是說。
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分別小于每立方米10、35、50毫克,在鋼鐵行業的普遍共識中,超低排放簡直是“空中樓閣”。特別是從無組織排放看,淮鋼的無組織排放點位多達數千個,想要“一塵不染”真的太難了。面對這個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淮鋼沒有抱怨也沒有氣餒,而是注重執行,攻堅克難,堅持做超低排放最堅定的支持者和踐行者。
2018年,淮鋼累計投資2億元,先后實施了高爐出鐵場封閉改造、煉鋼揚塵治理、鋼渣處理作業場改造、皮帶輸送揚塵治理等一系列治理改造,實現了“運料不見料”。同時,在碼頭配置10臺大功率霧炮,全公司共配置30臺霧炮、布袋除塵器53套、靜電除塵器10套、脫硫脫硝系統4套、干霧抑塵系統11套、做到粉狀物料車輛運輸全部密閉運輸,并在料場出口安裝了車輛自動清洗裝置。2019年,淮鋼又投資2.13億元,實施了燒結原料場大棚改造,投資1.3億元實施了焦化煤筒倉改造,實現了煤、焦“進倉”管理,有效減少了揚塵,大幅改善了現場環境。
在強化硬件投入,全力“封閉”管理的同時,淮鋼還做細做實內部管控工作。據介紹,淮鋼通過對全工序無組織排放控制點進行過細排查,在各主要生產工藝過程的產塵點均配備了除塵系統,整個生產過程共計安裝了126臺TSP監測設施,確保過程管控多角度、全方位、無死角。
強化管控,全面打造綠色物流
淮鋼碼頭,船來船往,一派繁忙。“剛把貨物裝上船發走,明早還要再裝一船。”江蘇沙鋼集團淮鋼特鋼股份有限公司儲運處處長周兵告訴記者,淮鋼的原輔料絕大多數都是由碼頭轉運,成品有65%—70%從碼頭發出,目前淮鋼碼頭年吞吐能力約1100萬噸,每年可為企業節省超千萬的運輸成本。2022年12月,淮鋼碼頭榮獲“江蘇省四星級綠色港口”稱號,是四星級綠色港口中唯一的內河港口。
為了進一步降低運輸中的污染,淮鋼深入推進綠色物流,持續優化物流方式,實施綠色低碳運輸。一方面,淮鋼依托緊靠運河的地理優勢,將部分公路運輸改為水上運輸,最大程度發揮淮鋼碼頭的積極作用。另一方面,淮鋼先后投資5600余萬元,購置國Ⅴ車74輛、非道路移動機械(國Ⅲ以上)45輛,車輛數據全部上傳信息平臺;同時,設置門禁系統,嚴禁國V以下車輛進廠,保證廠區內所有非道路移動機械均達到國Ⅲ以上標準,滿足超低排放要求。
除此之外,淮鋼還強化散貨抑塵專項治理,完成卸船機除塵改造,確保干散貨實現噴霧抑塵環保作業,加強水渣堆場苫蓋和細磨粉除塵打灰作業管理,并對水渣堆場現場苫蓋情況進行實時監控,將清潔運輸綠色防護網織遍運輸“大動脈”的每個角落。“現在淮鋼廠區這么干凈,每次進來前,我都會習慣性地先檢查下車輛是否干凈,否則都不好意思進來。”在淮鋼跑了十多年的司機郭師傅笑著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