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信息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詳細信息
全聯冶金商會(2016)年會暨去產能、促轉型研討會在沙鋼召開
| |
norvasc
norvasc opencoupon for cialis
2015 cialis coupon click hereprednisolon kur
prednisolone openamlodipine
amlodipin 5 mglekarna koupit cialis
koupit cialis online blog.smartofficecloud.com為全面貫徹中央深化供給側改革精神,落實國務院“三去一降一補”政策,實現鋼鐵企業脫困發展,促進鋼鐵企業轉型升級,11月8日—9日,全聯冶金商會(2016)年會暨去產能、促轉型研討會在控股股東江蘇沙鋼集團有限公司召開。來自全國140家冶金行業企業及相關單位240余名代表齊聚一堂、交流經驗,認真貫徹中央去產能、促轉型、脫困發展精神,共商企業創新發展大計。
國家發改委產業協調司巡視員夏農、冶金建材處副處長水恒勇,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黨委書記、秘書長劉振江,全聯冶金商會原名譽會長趙喜子,全聯冶金商會會長、沙鋼集團董事局主席沈文榮等領導出席了會議。
在全聯冶金商會(2016)年會上,沈文榮就10年來冶金商會工作概況及民營鋼鐵發展情況發表了講話。他說,冶金商會自2006年成立以來,經過10年的發展,會員已發展到目前的186家。10年來,商會堅持按章程辦事,合規辦會,堅守為會員服務的宗旨,認真履職,在調查研究、信息服務、專家技術服務、組織會議現場交流、為政府搭建橋梁、反映訴求、提出建議、參與議政等方面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在引領企業走以節能降耗、合理爐料結構為抓手的低成本道路方面;在企業發展模式和精細化管理方面;在發現典型、組織現場經驗交流方面;在反映訴求提出政策建議方面;在理想信念教育、企業文化建設這五個方面取得較好效果。
沈文榮指出,10年間,民營鋼鐵發生了巨變,實現了從小到大的轉變和從規模效益型向成本效益型、品質效益型的轉變。2009年受金融危機的影響,我國鋼鐵行業開始“過冬”,但民營鋼鐵企業靠品種結構調整、系統降本、加強企業管理等措施,仍舊取得了一定的效益。實現了從重效益輕環保到重視綠色發展的轉變。2014年新環保法出臺后,民營鋼鐵企業開始加大環保投資,據不完全統計,最近這幾年,民營鋼鐵企業環保投資500多億元,噸鋼環保成本增加了30元左右,環保局面大為改善,大多數民營鋼鐵企業環保指標都已達標。
沈文榮希望,商會工作要進一步加強。要加強組織建設,探索組織架構模式創新;要始終堅持為會員服務的宗旨,探索服務模式創新;要繼續發展會員,進一步壯大商會;要當好企業與政府間的橋梁,反映企業訴求,維護會員權益;要努力為會員企業多辦實事,進一步增強凝聚力;要深入總結新的典型經驗,引導民營加快轉型升級,把民營鋼鐵企業之家辦的更好。
會議還對“冶金優秀企業、民營鋼鐵工匠和商會建設突出貢獻先進單位和個人”進行了表彰。沙鋼集團、唐山建龍特殊鋼有限公司、冶金規劃院、唐宋大數據有限公司、中聯鋼信以及中國鋼結構協會、江蘇鋼鐵協會、中國聯合鋼鐵網以及唐山鋼鐵協會相關領導進行了交流發言。
在去產能、促轉型研討會上,沈文榮作了《全力做好去產能工作 促進企業轉型發展》講話。他首先對今年以來去產能取得的一些重大進展進行了介紹,對2016年企業生產經營情況作了重點分析,并對接下來去產能、促轉型工作重點談了五點看法。第一,要積極配合政府做好去產能工作;第二,民營鋼鐵企業要關注兼并重組問題;第三,面對去產能、環保和經濟下行三重壓力,企業一定要實行差異化發展,千方百計避開同質化惡性競爭;第四,要不斷創新管控模式,優化價值鏈;第五,民營鋼鐵企業一定要在科技創新方面下功夫,以創新為核心,把創新貫穿于品種質量、節能減排、管控模式等各項工作中,腳踏實地轉型升級。
劉振江作重要講話。他說,今年是鋼鐵去產能的開局之年,整體而言,開局良好,成績明顯,截至目前已超額完成4500萬噸過剩產能的化解目標,而在此過程中形成的問題也非常的突出,這表明明年的攻堅任務非常的繁重。他表示,經濟發展減速、增長方式轉變是造成產能過剩的重要因素,各企業要以化解過剩產能為突破口,優化調整結構,加快轉型升級,正確認識和規避行業運行問題,進一步提升企業競爭力,從而帶動整個行業更好、更優發展。
中國金屬學會顧問王天義、冶金工業規劃院院長李新創分別就冶金行業新技術推廣、加快創新發展,全面提升競爭力等內容進行了專題發言。
各會員單位圍繞鋼鐵企業去產能、促轉型這一主題,就各自企業去產能、促轉型實際情況,各抒己見、廣泛交流,認真貫徹中央去產能、促轉型、脫困發展精神,并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在國家化解鋼鐵產能、鋼企轉型升級的新形勢下,本次交流會的成功召開,為全國民營鋼企創新發展、轉型升級帶來了新思路、指出了新方向,對于企業提振信心、戰勝困難、創業創新、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推動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