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淮安作為我國歷史上南北漕運的“咽喉”,雖然“漕船首尾相連”的繁華盛景已然不在,但船工們的勞動“號子”卻以“非遺”的形式傳承下來。
5月16日,沙鋼2023年度集團勞模先進事跡報告團走進坐落在美麗淮安的淮鋼特鋼,通過演講、朗誦、訪談、情景劇等豐富多彩的形式,生動鮮活的事例、樸實真摯的語言,深情講述了勞模的奮斗故事,展示了勞模們勇于擔當、干在實處、沖鋒在前的光輝形象,為廣大職工奉上了一場屬于勞動者的精神盛宴,唱響新時代的勞動“號子”。
公司控股子公司江蘇沙鋼集團淮鋼特鋼股份有限公司紀委書記、工會主席陳建龍對報告會的成功舉辦表示了祝賀。他說,勞模精神是偉大時代精神的生動體現,沙鋼精神與勞模精神一脈相承。廣大干部職工要以勞模為鏡,無論遇到什么困難、無論怎樣復雜環境都能夠主動擔當、攻堅克難,為集團公司高質量發展,打造基業長青“百年沙鋼”做出應有的貢獻。
“勞模事跡感人至深,勞模精神催人奮進。” “正如‘勞動號子’一樣,激勵著大家團結一心、攻堅克難。”……精彩的報告會引起干部職工們的強烈共鳴。
“印象最深的就是情景表演中的一句臺詞,‘我們工人就是頂天立地的人’,感覺非常振奮。作為一名鋼鐵工人,我非常自豪。”淮鋼特鋼煉鐵廠一車間主任季建海說。
“‘增智’是集團一項戰略規劃,也是淮鋼以科技創新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淮鋼特鋼智信中心副主任鄧高帥表示:“我們將把報告會上的收獲和感悟轉化為工作中的動力,勇于登攀、向‘新’發力,為淮鋼、集團以科技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聽了報告會后很受啟發,勞模們的做法為我們技改攻關、降本增效等工作提供了借鑒。”淮鋼特鋼軋鋼廠銀亮車間主任樊孝龍表示,將進一步落實集團公司決策部署,深度內部挖潛,降低生產工序能耗,在降本增效的同時,助推公司逐“綠”而行,越來越美。
在淮鋼特鋼,向“新”發力、逐“綠”而行不僅是干部職工們的一致共識,更是企業闊步新時代的鏗鏘步履。
全自動打包機、自動化堆取料機、機械噴碼……生產車間里,“智慧”賦能的線上一派火熱生產場景。近年來,淮鋼特鋼以打造智能化制造、個性化定制、服務化延伸、數字化管理等創新模式的高性能特鋼“智改數轉網聯”標桿企業為目標,圍繞生產、安全、質量等各個業務板塊,建立覆蓋全企業的大數據平臺,業務與經營數據主題庫、業務指標模型庫,并不斷加大對工序產線自動化、智能化研究力度,形成30多個“數智”典型應用場景,推動生產工藝控制不斷優化、生產效率顯著提升、單位能耗大幅下降。企業榮膺江蘇省工業互聯網標桿工廠、江蘇省智能制造示范工廠。
與此同時,淮鋼特鋼持續加快綠色低碳發展步伐,全面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不僅給企業帶來了綠色生態效益,還有力帶動了結構性升級,推動產品進一步向高端化邁進。
潮平岸闊,風勁帆揚。唱著新時代的勞動“號子”,淮鋼特鋼正如出河入海的航船,駛入新的更加廣闊的天地……



